每天從你頭腦還是有意識開始,就不斷地而且被動地受到信息的轟炸。從路邊的各種廣告,到交通工具。公車上的廣告從以前靜態的變成現在動態的,就連出租車也在后面掛著一個嘰里呱啦的電視不斷的告訴你哪里可以治療男性疾病,哪里可以整容。
等到你準備上電梯,你會發現一個叫分眾傳媒的公司把所有的大樓電梯墻壁都掛上了一塊會晃動的屏幕。
在電腦前,你打開你自己精心挑選的RSS源看看有什么自己關心的事情,你會頓時眩暈,你訂閱的幾個FEED更新的速度是幾何倍數的,幾天沒看,可能都上了100條,這時,你是否會浮起一絲內疚,覺得自己虧欠這個世界太多知識?抑或是恐懼?
從前我們看電視新聞,買報紙,總是抱怨有太多的垃圾消息,或者跟我們沒有關系的消息讓我們接受。網絡時代,允許我們自由篩選信息,可是,問題來了,我們給自己建構的圍墻窒息了,而且就這樣的,我們生活在一个由自己创造的
信息泡沫(information bubble)中,泡沫把我們与其不想看到的新闻、广告或其他资料隔离开来。 你會變得越來越無知,也許。
另外,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手機,電腦,而認識這廣博世界的方式慢慢地變得雷同:我們端坐在電腦前或者手持手機,鍵入一個個地址,滑動著鼠標或者鍵盤。以前那種豐富多彩的認識世界的情景不再存在。當我們回憶的時候,總得從某個文件夾開始搜索,而不是某個漂亮的地方,那絢麗的落日或者迷人的姑娘。
之所以如此心生感慨,是自從我用了Google Reader之后,某幾天很忙沒有閱讀,發現好幾個category的新文章都是100+!這時候卻突發一種內疚感,自己為了過濾而挑選的信息如今讓我不知所措!此時,恰好看到了mindmeter上面,方老師他們也在討論這個,的確心有戚戚。
家里,媽媽是負責學校報刊雜志的,因此總有看不完的東西,而爸爸總會叮囑我,不要看太多,信息過載會負擔很重的。說那話的時候,約摸10年前。
同樣在10年前,David Shenk用一本書“
Data Smog”預示了信息煙塵的恐怖,一種虛擬混亂隨即而生。
看來,我得多點問問書的香味,也得多點出去走走,而且應該減少上網時間,減少rss訂閱量。Shenk說的很好:智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接触信息就能达到的。难道学习就和跳进一个信息游泳池一样简单吗?难道学习就和坐在巨大的餐桌前分享信息盛宴一样简单吗?不是这样。“教育”(education)一词出自拉丁文educare,而educare意味着栽培和培育,所以,教育要输送价值判断,要提高关键技能,而绝不仅仅是粗糙数据的输入。教育与启蒙相关,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
(推薦閱讀,黃錇堅翻譯Data Smog的系列文章:
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