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賴歷二十六年

公園2007,在麥田夜鶯則為賴歷二十六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今年身體健康,全年并無大事可敘,縱是心情有些反復, 春季幾次熱鬧郊游,不甚精彩,四、五月份開始成為獨居人士, 而人生的第一場愛情也終究灰飛煙滅,雖然前一兩年已經死水微瀾, 入秋之后工作漸忙,竟四處出差, 從江南到西域,再到大不列顛,冬天之后工作倍感得心, 心情之小有惆悵也無暇顧及.總之,在吾出世以來,第二十六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這些事情,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其間因果關系,恰也影響此后的發展.此年,公司結構調整,歲末工作漸增,似乎為明年之良好開端的序幕,不過壓力甚大,亦感差距仍在,多勞多得仍為不變真理,仍需自勉.而感情領域,似乎就是一張白紙,甚至已經喪失了談情說愛的激情,不過,愛情這東西仍是絢爛無比吸引力十足,因此依舊給明天許一個夢. 除此之外,無論是書本還是旅游抑或交流而來的見識也頗有增長, 在人生觀方面的確是畢業后的第一次洗禮.而平時, 閱讀音樂網絡之外竟是鍋碗瓢盆, 簡單得來也不乏情趣.來年則期盼風調雨順, 工資上昇, 吃飽睡足, 天天開心.


以上文字雖戲仿<萬歷十五年>,但寫來字字真切.今日早晨,睡夢中,媽媽叫醒,今天是你生日啊!噢,農歷的生日竟然跟07年的最后一天重合,先對自己說一句生日快樂,再給大家說聲新年快樂!!青春無敵,要爽由自己!! Happy New Year!!

2007年12月27日星期四

年度評論轉帖之"常人的悲欢,常识的力量"

轉自南方周末, 南周的年度社論每每讀來總會感動莫名,從以前的"讓無知者有知,讓無力者前行"到現在的"常人的悲歡,常識的力量",無不用著最精彩的文字,最易于銘記的短語敘寫一年的精彩,收藏之!

常人的悲欢,常识的力量

岁暮天寒,你不得不惊讶,我们刚刚度过了多么传奇性的一年,而这一年的喧哗、幽默与彷徨都还余澜未了。在一个简单至极的问题上,因为不想被愚弄,“打虎网民”们在网络上持续地质疑着、嘲弄着。这场行动看上去似乎浩大而无聊,似乎消耗社会的精力,似乎遮蔽了真问题,却有着高度的中国式合理性,最终达成了庄重的效果,促使权力放下架子正视事实

这也是属于正剧的一年,真正值得为之举杯庆祝的一年。年终时节,海沧PX项目宣布迁建,厦门市民的绝地反击终获成功。一场儿童节的散步,持续6个月的坚持,配合厦门市政府充满智慧的回应与利导,成就了2007年最不可思议的民主童话

正是这些最平常的人们,在这一年,用他们的智慧证明了民意终究不可违背。正是这些最平常的人坚持说:等一下,你忽略了我们的立场。正是他们促使这个匆忙逐利的时代为民主、为常识而驻足沉思

像以往一样,中国这艘巨轮穿行在全球化的劲风之中。这一年最可喜悦之事,在于中国民众的行为已经证明,他们在开放进程中收获的思想更多于利益,民主与民权等普世价值不仅被中央高层强调,还越来越被各阶层的人们视为理所当然。这一年,中国的任何涓滴进步都基于权力对平常人的敬畏,基于国家对常识的回归。

岁暮天寒,你不得不惊讶,在重庆,一幢因锱铢必较而产生的孤独矗立的危楼,竟然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象征、一个奇迹和一座民权的堡垒。在“最牛钉子户”得到了广泛支持的背后,正是人们在捍卫着自己对私有财产交易价格的谈判权。当强迁已成往事,姗姗来迟的常识正是文明的真义,民权的背后更是民利。

重庆市政府在事后收获的诸多好评,又证明了民众愿意慷慨地嘉许开明的执政者这一素来不变的常理。

在北京,医改八套方案的博弈,农村义务教育真正成为国家义务,是基于现代政府的自我回归;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是基于一个文明社会必须尊重生命与慎杀的常识。在中央政府层面,官员的任命更为多元而不局限于执政党内部,亦可显变化之微,知公共管理常识之著。

同时你也不得不感到遗憾,这一年不是每个平常人都受到平常的对待,不是每个常识都受到了尊重。

岁暮天寒,你不得不回忆,在7月,豪雨袭击中的济南银座商场有市民死难,而参与灾情讨论的女网友“红钻帝国”竟然因言获罪。如果这个社会每做对一道现代文明给出的题目,就要由多次的错误作为陪伴,那么它的进步就还不够快,还不足以温暖普通民众们的心怀。

进步,一定要快些,再快些。今天,当我们说起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的时候,并不只是说它有着深邃的历史和文化,更是说这里生活着一些最平常的人,他们有着一个质朴的中国梦:不要让任何一个纳税人享受不到应得的公务服务,也不要让任何一个辛苦工作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007年,比照一些不幸的先辈,即便在最贫瘠的乡野,中国民众的自尊也已经不再麻木。他们知道自己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问题,他们期待着社会的进步。

岁暮天寒,你不得不想起,这一年,当一位英国记者驱车中国西部遇到一位中国农民并问他最需要什么时,农民回答说:“尊重。”

对于平常人来说,这是辛苦的一年,对于赢家们来说却是金碧辉煌的一年。从来没有哪一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财富数字获得了如此惊人的爆炸性增长,也从没有哪一年房地产商们的集体上榜如此令人目眩。对于经济社交生活来说,这也是觥筹交错的一年,与权力愈接近者愈强大,普通人的利益则在某种程度受损,这意味着资源和机会的垄断者阻断了更多人的幸福之路。

当中央财政收入预计达到惊人的5万亿元时,人们期望着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期望着服务型政府的建成。

人们期望着经济改革路径的调整,政治改革路径的延展。人们期望着效率,也期望着公平,期望着民主,也期望着法治。人们期望着常人的悲欢成为国家的悲欢,常识的力量成为国家的力量。

他们也期望着,物价飞涨之时,有公平的机会让人们去应对。“跑赢CPI”成了2007年的时代最强音,可是在城市中间阶层当中,个个跑得累,谁人跑得赢?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丧失希望——当一个双手劳动的人鼓足勇气站到售楼处前,却发现房价数月的涨幅就已经把他多年的辛苦化为泡影。

岁暮天寒,你不得不注意到,失望会造成精神的迷茫。你不得不期待,社会精神的实利主义化不再加深。

一个国家必须有价值洼地,便于人们走入获利;一个国家也必须有精神高地,便于人们登高眺望。洼地与高地的形成,都有赖于机会平等的体制建设。如果相应的机会被垄断,不曾寻求与权力对接的平常人,就只能望价值高地而兴叹,见精神洼地而沉溺,他就既不会拥有财富,也不能享有精神生活。岁暮天寒,人们在期望,这个国家的一切制度都以普惠于民为依归。

我们刚刚度过了多么传奇性的一年。常人的悲欢日益成为国家的悲欢,常识的力量日益成为国家的力量。我们要回望这一年。这漫长而又不容易的一年。

2007年12月23日星期日

讀一本新書

這年頭, 爛書太多了, 一不小心,非常欣賞的書可能是抄襲的或者就是假的.譬如<貨幣戰爭>,很早就放入了豆瓣"想讀"之列,后來看了<開卷八分鐘>,在金融時報上看了胡祖六的文章,才知道這本書原來是抄的,抄一部叫<the money master>的紀錄片的內容.如果抄的內容非常真實還好,比較無良的是里面東西錯漏百出, 是一出陰謀論的調調.可憐現在去書店,排行榜上都是這本書....這話說來,中國人一太恐懼,二來太無知...幸好自己沒上當.



自己手頭上的新書很多,有時候不看一直覺得對不起自己.昨天晚上+今天早上就把一本<華為的世界>看了.說起這書,還得感謝Mindmeter的方軍,當時他送給了我四本,真是好人那~~~



這書基本上看個前言和后記以及目錄就足夠了, 不過自己昨天晚上精力比較充沛,認真看的竟然有2/3. 看完之后,真的猶如其它人所擔心的,華為在靈魂人物任正非退出之后,會怎么樣?即使艱難的成功引入IBM的集成產品開發以及集成供應鏈,即使現在華為的國際市場已經盈利頗豐,即使組織結構一再改革,即使他已經明白了基業長青的真諦在于長青有效的組織結構,軍人般強悍的任正非依舊讓人敬畏甚至畏懼,而更加要命的是無論怎么國際化, 中國人還是占多數,這個群體用西方的一系列管理思想來推斷總會出現偏差.看看最近的華為裁人事件,這種傳說的狼性文化依舊復辟.也許華為的上市才可以拯救華為.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艱難重重,而外資企業何嘗不是水土不服呢,譬如Kraft Foods. 昨天在卓越上買了本<激蕩三十年>,也許吳曉波的書能給這個問題一個解答,期待之中.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讀一本舊書

最近很多人在看<士兵突擊>, 哭得稀里嘩啦的不計其數;之前有部叫<山楂樹之戀>的網絡小說也是讓很多人眼淚汪汪.梁文道说中国人太需要感动了,我空虛得來也從書架上端起一本沒看過的"舊書".

故事發生在70年代末西北的一個山旮旯里,高中畢業的高加林沒有考上大學,幸運的是在村小學當上了民辦教師,這在村里已經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對他而言也意味著希望--不用耕田,可以學習,有機會轉正.可是好景不長,三年后,村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孩子畢業后便把他頂替了.小說從這里拉開序幕,那是一個陰云密布的夜晚.

一蹶不振的高加林在村人的冷眼之下開始上田地耕田,在一片灰暗之中,劉巧珍闖入了他的生活.這個村中姑娘被說親無數,都一一拒絕,只因她暗暗愛著這位看上去頗有知識分子風范的人.在她看來,重歸土地的高加林離她更近.劉巧珍的主動表白讓失意的高加林受寵若驚同時也喜歡上了這位俊姑娘.從面對村人的議論到家庭的壓力,劉巧珍無私的愛著高加林,為他穿新裝,為他而刷牙(當時他們村可只有三個"文明人"刷牙的).

命運的安排,讓高加林有機會離開村莊到縣城當一名記者.當上記者的高加林如魚得水,而高中同學縣電臺廣播員黃玉萍也在這個時候向他表明了心意.面對城市和農村,世界視野以及小農意識的對比,高加林接受了黃玉萍,同時在一個曾經邂逅的橋頭了斷了和劉巧珍的愛情.一切似乎非常完美,事業,愛情...

劉巧珍在事后的短短半個月內便嫁給了另一個農民,而黃玉萍和高加林的結合意味著她和舊男友黃克南的決裂.接下來的事情,便是高加林進城的"后門"行為被黃克南的母親告發了,隨之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 在那個年代,即使相愛,身份的不同還是無法在一起, "貶為"農民的高加林拒絕了黃玉萍熱烈的愛.回到鄉村,想起了劉巧珍無私而溫柔的愛,以及难以面对的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只得面朝黃土,任眼淚泉涌.

所有的一切很多是體制下的無奈和悲哀,但是路遙更用形象的陜北語言讓我們進入他們的感情糾葛之中,而這決不是一篇小說那么簡單.

在小說開頭,他引用了作者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這篇小說叫<人生>,路遙寫于1981年夏天,那時我還沒出生.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一天三张明信片

哈哈,上午埋头苦干的时候,公司保安递过来几张片片,这都是你的吧?一瞧,三张明信片,哈哈,爽阿,谢谢各位朋友了。分别是来自Montreal, Canada的凡尘,Hangzhou的WYJ,还有Swidnica,Poland的Mon。(个人信息予以过滤阿~~)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又長大一歲

這么快又過去一年,掐掐手指已經26個年頭了,過去一年似乎還是成長了不少,明年呢?
明年得更加努力工作,自我增值總是最要緊;順便学学投資入门,畢竟財務自由大件事;
感情呢,希望明年有過去曾有的激情就可以了,填补下我这几年的空虚空白空窗。總結完畢,睡覺咯

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

激蕩三十分鐘 --- 朱學勤@嶺南講壇


今天早上9點多打開豆瓣的時候,看到了小叉同學的留言,這個自稱越來越文藝的人準備去聽朱學勤的演講.后來搜索一下才知道,10點鐘在先烈路的科學院科技圖書館舉行,而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9點50分了.不過無聊也是無聊,還不如去聽聽這個自由主義代表人物的觀點,畢竟,自己對自由主義還是有些興趣的.

到了先烈路已經遲到了半個小時,沒有位置,在邊上站著.

演講題目是"激荡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剛開始看到這個題目,還以為是吳曉波講的,人家的書早就用了這個題目了.這些職業學者的確厲害,加上問答,真的差不多三個小時,不過正式的演講真是四平八穩, 沒有妙趣橫生也沒有妙語連珠,倒是問答的時候,互動的力量讓一些敏感問題迸發了,這讓包括我在內的現場讀者有了不少熱情,基本上激蕩三十年的改革在論壇是激蕩了三個小時,而讓我激蕩了三十分鐘.后來有不少有趣甚至鋒利的觀點, 天涯網的直播也給刪了,這里隨便摘寫(摘錄+記憶編寫):

1.中國30年干的很多事情都是違背憲法的,但是不出什么問題,因為"三十年来中国基本的发展就是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干了再说".

2."1991年的華東水災救了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這是鄧小平對一個省級官員的原話.因此,才能慢慢從89的事件中解脫出來.

3."第二场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呢,就来自于各省市都成了大型的投资公司,省和省之间就是两个大型投资公司的竞争啊,动力来自于这个。"書記是董事長,省長是經理.

4."中国成了资本家投资的天堂...中国的崛起给欧洲的剩余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场所,这个投资场所遭遇不到工会的纠缠".

5."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度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这是第二场改革的特点之二。第一场改革是有双向目标在那里的,今天来说是有一个愿景,第二场改革时只有一项目标,经济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进度极其缓慢,权力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第二场改革是权力盛大的节日,那当然会造成一是官员大面积的制度性的腐败,第二是千百万的民众相对意义,不是绝对意义,相对意义上有一种被剥夺感,被改革开放抛弃的那种离弃感。"

"如果计算数字的话,至少沿海地区每一个中国家庭,绝对收入在上升,但是你问他的主观感受的话,所谓幸福指数的话,倒反而不如第一场改革时了。这二者之间的剪刀差就是这样出现的。第二场改革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对这个体制形成的影响是什么呢?"

6."这个左翼意识形态它可以给原始积累的过程当中,千百万弱势阶层起一种镇痛的作用,因为有一种允诺在这里。时间长了,镇痛作用消失,老百姓突然苏醒过来,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便利性就变成了虚伪性。变异变虚伪,就造成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政府公信力的严重丧失。大家开始不相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那是骗我们的。这两者之间出现巨大的剪刀差,是当下中国公信力丧失的源泉、根源,不要怪老百姓随地吐痰、不要怪老百姓上车没有秩序,不要怪老百姓这么粗野,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公信力的丧失,老百姓觉得没有什么可信了"

7.第二场改革的结构,是市场化的列宁主义.就是經濟體制改革了,但是政治體制還是沿用列寧的那套.這是朱學勤自己的名詞.

8."只干不说是有问题的,你可以这样干一代人,干三十年,但是不能干第二代人,干第二个三十年,因为普通老百姓都在觉醒,骗是骗不出一个现代化的,这样可能骗出一个现代化的陷井,第二个三十年应该向老百姓说实话、允许老百姓实话,使你的所言所行紧密结合,这样才可以经得起风浪,才可以凝聚人心。"

9."我们今天说民主,要对老百姓说,对自己说,更重要也要争取说服官员,民主不仅仅是给老百姓调皮捣蛋的,民主也是让您老人家安全着陆的一个制度,民主能够给你安全感。"

10."两党制,老百姓是这样选择的,或者两党制总是有必要的,左派天然是倾向于分钱的,看看此前右派钱赚多了,缸里的米要出来了,这时老百姓就赶紧选左派了,慢慢的钱分完了,老百姓赶紧投票,选右派,因为右派是赚钱的。所以选了一段左派,给大家分钱,分了四年、八年,马上老百姓又要选右派,右派是给大家赚钱的。所以这是创造财富、分配财富人的天然要求,也是来自于人性当中,有的人天然的保守派的成分多一些,另外一批人天然的就是左翼政党的成分多一点。我们七千万人的党内,肯定也是有这种天然的区别的。党内民主非常必要,而且应该从党内民主做起。如果党内有两种政治倾向的人,他们有合法的表达,我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大大的增加,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

11."当下的中国,基本性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不是文化的问题。"..."儒家的兄孝子贤等东西...可以修身,不足以治家、齐国,治天下更是妄想。"

有些在網上已經刪掉了,譬如:
12.有人提問關于群主立憲制的,朱風趣的說:"同情的理解",同時也表情中國已經不可以回到一百年君主立憲制,現在需要的是政黨制.

13.中國的黨內民主不止可以跟國外學習,也可以更自己共患難的友黨國民黨學習.當年胡適就曾建議將國民黨一分為二.

14.中國現在已經喪失將自己的事情說清楚的能力,只能將耳朵掩起來.

15.有些關于鄧小平的也很有趣,政治角力了,譬如鄧對陳云說,"黨內只能有一個潑猴". 忘記跟XX講的"你不要再呈英雄了",自此之后,此人一直低調.

16.有人說鄧小平前十年的改革(指79到89)極左,后來的一槍極右,結果什么都沒有.

17.結尾,朱學勤希望中國以后的改革再也不要出現流血,對內用不言戰.

一概言之,在結尾出終于看到了朱老師作為一個自由派代表對黨內民主化政治改革的強烈呼吁.不過可惜在字面上,大眾聽到的還是有技術處理的,全面可以見天涯關天茶舍:『关天茶舍』 激荡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直播]

2007年12月14日星期五

1972年的表情 ----- 沒有表情


"在中国几乎感觉不到感情和痛苦,它们被隐藏在俭朴和含蓄的后面."

這句話太讓我印象深刻,以至把它當成整部電影的符號.這句話是導演安東尼奧尼看完河南一個村鎮之后說的話,那年是1972.

1972,尼克松訪華,田中角榮也隨后到達這個國家,似乎政治上稍稍開放,但是, 那還是一個牛鬼蛇神尚在的年代,還是一個毛主席萬歲的年代,在<往事并不如煙>中繼續淌血的年代,而紀錄片中的小孩便是我們的父輩.

在電影里,我看到了在官方安排下的痕跡, 第一部分的北京, 在小學里,所有的小孩在高興的玩耍, 公園里面的老人在"鎮定"的打著太極,而一戶棉廠工人正在大魚大肉的做飯,可是家徒四壁,老人家說,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玩點抱孫子都可以啊. 在一家醫院,醫生用我們偉大的針灸來給一個剖腹產的女人進行麻醉,女人說,基本上沒有感覺到疼痛.(我第一次看到剖腹產竟然是在72年的電影,太可怕了!)

看電影的過程中,得不斷的判別哪些是刻意安排的,哪些是最實實在在的.就如導演所說, 我們來這里不是來觀光,是來看中國人的,于是,很少的旁邊,很多的人物表情. 在北京,有著很多表面的鎮定,但是在河南,一個安東尼奧尼突然闖入的村莊里,看到的卻是全部的惶恐,緊張卻好奇,包括村長. 面對鏡頭,轉頭離開似乎不大禮貌,于是他們能熬則熬,毫無表情地一動不動.從北京到河南紅旗渠,再到蘇州,上海. 人們簡陋的無以復加的過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政治生活,雖然場景過于粉飾,但是人們的表情無法假裝.就像這張圖片一樣勾勒了一代中國人的迷茫.


這部紀錄片叫做<中國>Chung Kuo - Cina, 由意大利大導演安東尼奧尼拍攝與1972年.隨后在1974年引起了全國大批判,<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同時蘇聯美國都各有用心的發表文章.在國內,周恩來郭沫若也由此受到四人幫侮辱.關于這部影片,可以看看書城的文章:安东尼奥尼的荣誉与痛苦.

2007年7月31號,這位叫米開朗其羅-安東尼奧尼的老人逝世,一切的榮譽與痛苦都歸于平靜了.而中國的文革也過去的30年, 過去的傷痕還是只能以文學的方式出現,我們稱之為傷痕文學.而真正的回憶似乎還沒有展開,依舊的沒有表情.

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要改變我?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這句經典的臺詞成了少年殺人的最后扳機,少年小四用一把日本女人自殺用的匕首捅向了"女朋友"小明,這幾秒鐘的殺人,導演楊德昌用了3個小時36分鐘進行鋪墊.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電影太經典了,甚至成了"初级装比文艺小青年电影必修课".在大學的時候就下載過幾次,但還是沒有看完,一來那個時候對事物的理解尚淺,二來電影的確太長了,差不多四個小時.最近重新看了楊德昌的幾部電影,那種哲思式的手法讓人印象深刻,而這種理解似乎在大學時代所不曾的,隨著年齡漸長,閱歷經驗增加,看楊德昌的電影就如看某些經典小說一樣會有不同的理解, 這種魅力讓我昨晚在買碟的時候,后不猶豫的拿起了這張D9.

“民國三十八年前役,數百萬的中國人隨著國民政府移居臺灣,絕大多數的這些人只是為了一個安定的工作,為了下一代一個安定的成長環境.然而,在這下一代成長的過程裏,卻發現父母正生活在對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之中,這些少年在這極不安的氣氛中,往往組織幫派來壯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 簡單的一段話,楊德昌在開頭告訴了觀眾,但是這段話不止是時代背景這么簡單,它暗示著少年成長中家庭,社會等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少年宿命式的遭遇.

那時候的張震還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樣子稚嫩地木訥. (在同樣的年代里,在<最好的時光>,他飾演的已經是青年了,btw,我竟然意外的發現<殺人事件>里面"217"的撞球間跟<最好時光>戀愛夢里舒淇經營的撞球間何其相似!)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進入中學.學校制度的"不公平", 少年朋友的拉幫結派, 把妹的情感碰撞和小鎮兩幫混混的權力爭斗,國民黨統治下的政治發展,以及美國日本遺留下對臺灣的文化碰撞,讓張震扮演的小四一步步的失去了原先父親傳遞給他的人生價值,進而最后發瘋似的將小明捅死,以此來證明心中那道德精神的永恒.當然,影片的最后告訴我們"民國五十年夏天,臺北市地方法院初審,小四被判處死刑.旋因此案為國民政府遷臺后第一椿未成年殺人案件,於各界紛爭后,經高的法院更審,改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其實是社會殺人,跟4月份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殺人事件大同小異,只不過這個"社會"大不相同.所以,將4小時的這個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社會的尸體便一覽無遺.因此,它成了探討60-70年代臺灣的最好歷史教科書,同時它也成了教育界的警示牌,當然它還是眾多文藝青年懷念楊德昌的最好題材.

電影宏大得每個人物都可以用一篇文章去探討, 主角小四, 不斷轉投懷抱的小明, 正直的父親, 讀過"戰爭與和平"的小公園前領袖Honey, 信奉耶穌的姐姐, 小貓王, 滑頭等等.而看完電影,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心理會平靜下來, 它會讓激動的文藝青年每個人都寫點什么,因此我也不需要在這里啰唆太多,百度下影評太多了.不過最好的來自于一篇叫"青春是极其伤身的--牯岭街教育诗",里面的作者說"我叫华光复。在杨德昌的电影中我叫“滑头”,我泡过小翠和小明。"聽上去很沉重.

看完電影幾小時后,依然無法平靜,特別是聽著這首貌似很浪漫悠揚的貓王情歌.電影里面,二條和小貓王在小公園冰果室動情的歌唱, 踩著單車剛到小公園的小四張震似乎仍沉浸在和小明見面的甜美和矛盾之中.

I'll never let you go. why? because I love you.
I'll always love you so. Why? because you love me.   
No broken hearts for us, cause we love each other.   
And with our faith and trust, there could be no other.   
Why? cause I love you. Why? cause you love me.
.......


補敘:在今天晚上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組委會授予楊德昌終身成就獎,整個過程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Why. 視頻鏈接.

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

Fancy That of England - 04 旅行明信片

本來這一節是要寫牛津游的, 不過最近幾天,陸續收到朋友消息, 說是收到了我在UK寄出的明信片.這種感覺的確很好. 雖然Royal Mail的郵費還是不菲.

2年前的黔東南游,第一次給朋友同事發出明信片. 在電郵占領世界的情況下,手寫一封信是不可能也沒必要的了,倒是一張明信片帶著手寫的墨跡還有異地的景致讓發出者和收信者倍感興奮.而在網絡社區中慢慢也流行起了明信片小組,像木棉tour版就有這樣一個地下組織,可是他們太小圈子了,鄙視!豆瓣也有這樣的小組, 大至世界范圍還有一些國際明信片交流組織,譬如postcrossing.com.到了給世界各地的人寄明信片這種就有些玩票了, 咱們寄的都是好朋友呢!

不過由于有些朋友不知道地址沒法寄, 而對于辦公室的兄弟姐妹,人數太多也沒有辦法一一寄出,不過幸好我在之前準備了Mince Pie給同事,算是補過了.(如果我拉下了哪些朋友,直接跟我說吧,下次出去玩一定補上.而且我這里還有牛津Christ Church學院的明信片呢,可以出贈哈哈. 說道這,上次在新疆寫了十多張,竟然只有2張回來了,氣死了!)

寫字發片是快樂的,同樣,我期待著朋友來自各地給我的問候,這些帶著郵戳的彩色的紙片成了我這個收藏狂最為珍貴的收藏之一,愈久彌珍.

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

Fancy That of England - 03 浮光掠影游倫敦

游記慢慢寫是會累死人的,特別是到了英國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你每次目光所及都是不一樣的,你所見到的人也跟你以前在電視,電影中的印象不一樣,如果再加入你的心理描寫,我想我3天的瞎逛斷斷續續可能得寫半個月,這太糟蹋我那些圖片了.

不行,得來簡單的,至于文化歷史背景資料,自己看書去吧.

倫敦第一天基本去了以下地方:
Paddington Rail Station(帕丁頓車站);
Westmister Abbey, Big Ben, London Eye(西敏寺+大笨鐘+倫敦眼),
Buckingham Palace(白金漢宮)+St.James Park;
China Town(唐人街);
Tower of Bridge, Tower of London(倫敦塔橋+倫敦塔);
Regent Street+Piccadilly.

最為興奮的是:
在白金漢宮前找回了P&Y,接著在St james park看到滿地金黃.一側是古老的白金漢宮, 軍樂余音繞耳,一邊是大片的落葉, 和著刺骨寒風,渲染這專屬于倫敦的冬日,太太美妙的感覺了.

最為享受的是:
在倫敦眼旁邊的一個叫Elephant的餐館吃了在倫敦的第一頓早餐,看著窗外摩天輪在轉,路上還有好玩的唐老鴨兩棲車不時經過, 暖氣,熱食,街景,爽.


最為驚奇的是:
在Oxford Cicus的地鐵站里面竟然看到了倫敦地鐵的小老鼠啥也不怕的就在軌道上跑來跑去,不甚熱鬧,這是精靈小鼠弟的英國版?!

最為驚艷的是:
在Piccadilly的街道上看到一輛超絢的粉紅色加長林肯,上面有著大大的Playboy 兔子logo, 而車的最后一排擠著三四個Playboy 女郎興奮地對著外面叫喊,真拉風啊!可惜當時沒來得及掏出相機拍下這經典一幕.

最為好玩的是:
拿著London Tube Map,拿著Travele Day Card,不斷轉站,從火車站,地鐵站,公車站,把這座城市從地下到地上摸透,帶著兩位路盲女同事,忑好玩啊~

最為欣賞的是:
在倫敦的Regent Street上看到好多劇院,門口都是站著好多人,這是一路上看到聚集最多當地人的地方了(游客的不算),看著他們興奮的表情,似乎等待著一處精彩的話劇或者音樂劇的上映. 倫敦的劇場據說有1000個以上,倫敦人文化素質之高可見一般,不怪乎倫敦人喜歡Tate甚過Brtish Museum.

最為遺憾的是:
時間問題,趕著去白金漢宮看Guard Changing, 沒能進去西敏寺,要知道里面躺著多少大大人物啊,牛顿、达尔文、丘吉尔、狄更斯、布朗宁...戴妃的葬禮也在這里舉行.


最為.....
太多太多了, 一幕幕的場景重疊著記憶中關于倫敦的印記, 穿著大衣戴著禮帽的男人, 在十字路口向我們揮手的長著絡腮胡子的老的士司機, 紅色的巴士,紅色的電話亭, 紅色的郵箱, 穿T恤和穿棉大衣的人....

浮光掠影,只待慢慢回憶,慢慢品味.

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Build to Last or to Be a Bubble?

Sleepy because of a little drunk, because of the dinner. Dinner was celebrated for annual stocking count, but actually that was something like farewell dinner with some guys.

"Something in the air" sang by David Bowie with pain. In the office, there's also "something in the air". The colleague in charge of office admin just sit in front of me, every colleagues left need got some signature from him. I can saw who had got the letter, who had been judged. I can't saw any sadness in their face but smiling and excited. but i can't feel the happiness. What the paradox is, the kind elder man Mr. Li and our best friend Lisa signed for the others will signed for themselves. Engineer, quality control guys, operation perms, C&B, warehouse eeetttcccc...even you serviced for this co many more than 20 years.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as for a big big company? Money is definitely, but what you do is driving for earning or losing? That's not my business actually, but the question building to last or just being a bubble is still in my mind. because i love this kraft.

Quote the song from David Bowie: something in the air, Take care guys:

Lived with the best times
Left with the worst
I've danced with you too long
Nothing left to say
Let's take what we can
I know you hold your head up high
We've raced for the last time
A place of no return

And there's is something in the air
Something in my eye
I've dance with you too long
Something in the air
Something in my eye

.....

Lived all our best times
Left with the worst
I've danced with you to long
Say what you will
There's something in the air
Raced for the last time
Well I know you'll hold your head up high
But it's nothing we have to say
There's nothing in our eyes
......


2007年11月29日星期四

Fancy That of England - 02 起飛與降落

Virgin的香港空姐不像國內的空姐個個都很高,其實就是這樣,為什么非的高的才能當空姐呢? 由于買不到商務倉,就坐了個經濟倉,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實也還ok,而且整趟飛行都是夜晚,你就是不停的睡覺,一下就過去了. Virgin的服務還算可以, 不像同事坐的法航,好多魯莽的黑姐.

熟睡是不大可能的,斷斷續續,一覺醒來,看了下表,發現是北京時間10點左右,還真昏睡了很久.幸好機上發了牙膏牙刷,不能早餐怎能下咽.

飛機到達是5點多,在飛機上就能看到倫敦還是燈火通明,問鄰座的倫敦女士,這樣是不是太浪費能源了啊,她嘰里呱啦一通,大概是說,倫敦才是這樣,而且這是城市的風景之一,應該的.不過在交談中,她似乎喜歡Tate Modern超過british Museum, 畢竟Tate才是英國自己的嘛.


一到機場,整理完行裝,很快便找到了Heathrow Express,這個快線15分鐘一次穿梭來回機場和Paddington.一次10多分鐘,不過要15個胖子,一下飛機便感受到人民幣乘以15之后的巨大差距.英鎊啊,這么一點都不疲軟呢!

現代機場都講究無縫鏈接,直到坐上Heathow Express,我們還沒有直接看到天空,聞到倫敦的新鮮空氣,可是,快了, Paddington就在前面....

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

照片整理完畢

照片終于整理完畢,不過163始終不是一個好相冊,看著費勁.誰叫Flickr給封了呢~~

因此,我搞了搞google的 Picasa,google的東西怎么這么好呢,看吧, 棒多了,可以媲美當年的flickr了..當然是當年,因此不知道現在的flickr怎么樣了
http://picasaweb.google.com/laiivan/FancyThatOfEngland/photo#s5137907928251849570

最近還是很忙,而且公司有點風雨飄搖, 有空再繼續胡扯我的英國之旅了.

ps: blog左側增加了Picasa的slide show,點擊可看大圖.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

Fancy That of England - 01 起飛與降落

起飛與降落,是很久之前看的電視劇<候鳥e人>的主題曲.用它來當題目,不是想增加一些候鳥飛遷的詩意,而只是簡單明了. 起飛降落雖然一瞬間,但是飛行的十幾個小時和前后很適合我這么啰唆的人啰唆滿篇.

最先感到興奮的是深圳灣口岸.我們選擇從開發區上通寶巴士直通香港國際機場,結果這個"巴士"公司用了一輛MVP把包括我們3個,兩個鬼佬,一個臺灣阿姨在內的六個人,沿廣深,虎門徑直駛向深圳灣.

1個多小時差不多2個小時便到了蛇口的深圳灣. 深圳灣的通關是我迄今見過最方便的,當然術語上稱是"一地兩檢".當我們換上港牌車過關的時候, 不用拿行李,更不用下車,就坐在車上,把護照給邊檢人員對對照片,蓋個章就OK了.不過只有小車才可以這樣,搭坐大巴的還得下車,所以下次去香港最好的方法就是第1選擇深圳灣口岸,第2選擇一輛MVP or SUV or 轎車!!

過中國關幾分鐘,過香港關同樣幾分鐘,很快便飛上了胡主席和曾行長官幾個月前剛剛剪彩開通的深圳灣大橋. S型的大橋很絢,當然更舒服的是一過關卡,便發現空氣的能見度比內地高得多.雖然已是夜晚,但是對岸天水圍的樓宇清晰可見(嘿嘿,不禁想起了<天水圍十二師奶>,原來就是這個地的事). 相比,下午時候穿過虎門大橋是卻是灰蒙蒙一片, 一國兩制的差異就是從這些細微的事情開始放大.

從關口到機場要過青衣到大嶼山,這也得花上大半個小時.不過車上的臺灣阿姨挺有意思, 當得知我們去英國,就說倫敦的人很奇怪,不論什么時候,都可以看到有些穿短袖T恤,有些人卻披著毛大衣.不過阿姨給了我一個最好的信息是從香港去臺灣玩才2,3千,大陸1萬多的團簡直就是詐騙啊!

路上還收到一個莫名奇妙號碼的電話,一接原來是Banbury的Venorica打過來的,確認下我這個電話順便確認了次日的倫敦的pick up car,還真有心.

到機場很快便找到Virgin的desk Check in.辦理check in手續的小伙看了我們的invitation letter之后竟然在自嘆自己在virgin工作,竟然還沒去過倫敦.

搞定之后,幾個人竟然如向中餐告別一樣的在大家樂吃了一餐飯,之后逛完外面的商店,便過安檢逛里面的商店. 好多東西都很便宜,特別是煙酒和藥物化妝品等.我對一個 兩瓶芝華氏送一個旅行袋的package非常感興趣,可惜我這才啟程啊,怎么可能買!

香港機場的無縫連接舉世聞名,的確啊.我們過安檢一直從1號gate走到36號,就那么"無縫"的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VS201倫敦/希思路,看到這個Gate的時候頓時興奮.似乎倫敦近在眼前.

這飛機還沒起飛呢.我這么真的啰唆這么多,瀑布汗!!!!

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一

Fancy That of England - 序幕


這是一片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領土,這是一個有莎士比亞,狄更斯,華兹華斯,毛姆的文學殿堂, 這也是一個有達爾文,牛頓,霍金的科學世界,這里還有披頭士和哈里波特.

當游人在西敏寺回憶著諾曼底的征戰的時候, 在Oxford Street也許有不少穿著入時的年輕男女正血拼各種奢侈品; 當戲劇迷們在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看著冠冕堂皇的演出的時候, 在Notill Hill也許有不少同性戀者正在高歌自由之曲.

這只是倫敦的一角.還有牛津,劍橋,York,Manchester...如今的英格蘭正以它厚重的歷史以及超前的時尚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 包括我在內的游人為之流連.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近西方,一切都是新的.

2007年11月23日星期五

Explorer The Town

这几天竟然忙得无暇给Blog写上两句,虽然伦敦的游玩超多可写,虽然Banbury每天晚上的饭馆都超经典,不过晚上1点还在发email,早上7点钟就开始收邮件,Blog这等事情自然次之。今天早上开完了会,明天早上参加Global Coffee Technology的Quterly Meeting,还可以提前下班,终于有放松地感觉了。

当然,详细的再说了,今天晚上去了一间1684年的bar吃饭,真的好英格兰。

(公司的侧门,R&D Center)


(Natasha,竟然给我了一株家里的rosemary,so ....kind!!!)

2007年11月15日星期四

To Be a Virgin...er


当我把借来的厚达1200多页的Lonelyplant 欧洲 裁成三份的時候,行李都已經收拾完了,一個Hedgren拉桿,一個Hedgren電腦包(真搞不清楚自己現在這么喜歡這個牌子), 真算是輕松上陣了.

這幾天忙的要死, 除了平時的工作,為了這次Banbury,得準備很多資料,去UK可不是去開開會聊聊天,星期四和這邊開會如果不滿意就慘咯,不過也是很好的機會,這次對整個咖啡工藝也是徹底了解一遍了.

除了忙,要命的是一個小小感冒竟然讓我持續了一個星期,真是惡性循環,幸好之前的攻略做的早,不然真沒啥時間仔細計劃.

明天下午從廣州坐車到香港機場,然后晚上起飛.比較興奮的是可以坐Virgin,Virgin雖然不是最高級的客機,但在我眼里,它卻是最能代表英倫的潮流一面.而它的品牌形象就是"叛逆、创新、自由", 多么的搖滾呵呵, 想起我自己收藏的Virgin Record的CD,真有一種惺惺相惜的自我陶醉. 不知道旅途上能不能喝喝維珍可樂,聽聽維珍電臺,順便買個維珍牛仔褲呢?
(這個圖里面的就是維珍的搖滾老板, I love Rock& Roll!!!)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3Days Schedule


17th,Nov, Heachrow –London Downtown-Banbury
1)4:50am Heachrow Airport
2)6.00am. Paddington Station
3)8:00am Big Ben, Westmister Abbey, London Eye
4)11:00am Buckingham Palace
5)2:00pm China Town
6)4:00pm Tower of Bridge, Tower of London
7)7:00pm Paddington Station
8)9:00pm Best Western,Banbury

18th,Nov, Banbury-Oxford-Bicester-Banbury

19th-23th, Hard Work,work..work...

24th,Nov, Banbury-London-British Mesuem-Oxford Street-Airport
1)9:00am Left Luggage Airport
2) 10:00am British Museum + Bookshop
3) 3:00pm Oxford Street
4) 6:00pm Heathrow Airport
5) 9:30pm Departure time

Western classic and super modern are the two side of UK,especially London, the great metropolis in the world.In my schedule, I have landmark tour such as London eye,tower bridge etc,as well as i put the Bicester and oxford street in it, my 2 lady colleagues may be crazy about them! and, i plan to visit the London Review Bookshop, haha, that's the very beginning of my world's bookshop visiting journey!

又一個夜晚

8點15分,我睜開了雙眼,即使大腦昏沉,有些眩暈.芝華氏還是很厲害的.當下,kraft太多人員變動了, 為了緬懷過往的激情,昨天晚上我們那群人又聚了一次,同時再送kennix.烈士陵園的新冶始終是我們的心結,兩次定了位兩次都沒去成,結果還是去glof.

喝了不少酒,其實啤酒不算什么,它只是讓你肚子不舒服,而威士忌卻會讓你的神經麻痹.喝到最后,四肢的動作都不怎么靈光,腦袋也不怎么利索,奇怪的就是我的意識還可以那么清醒,雖然如果旁邊有張床,我肯定毫不猶豫的死在那.后來和lisa,濤哥去吃粥.說著要吃粥的濤哥一到那里倒頭便睡.手機沒電,用lisa的手機聽了幾個電話,也打了個電話.lisa說,如果我再喝多兩杯應該就能進入無意識狀態,可以說更多話了.

對,為什么不能讓自己無意識一次呢?

聚會的朋友都是好樣的,向他們致敬下: ivan,nico,yedy,lisa,taoge,panny,jj,kennix,joy.

ps:早上看blog,看到死黨老余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建筑作品,真的很酷,特別慶祝下!!

2007年11月6日星期二

37°2, 一朵嬌艷的玫瑰和一攤凝固的鮮血


當好萊塢在鮮花,陽光,熱吻中編織著一個個終極的郎才女貌的浪漫故事的時候, 歐洲大陸,特別是法國的導演們卻讓你迷失在無邊的激情,絢爛的顏色之中,而在最后卻讓你癲狂,讓你流血,讓你帶著把把刺刀絕望的望著已經逝去的美好, 流淌的血映照著陽光,是解脫還是劫難?

你會呆呆的在那里停留,卻是一片空白.

37°2, le matin,Betty Blue ,巴黎野玫瑰,同樣的名字,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這部出品于86年的法國電影知名度非常的高,幾年前就看到,可是卻沒有進入我的觀影序列.幾次去37°2餐廳吃飯,幾次給人解釋37°2是來自哪里,自己卻沒有看過,不免汗顏 .而今天,看了之后,我發現我錯過了一部好電影好多年.

電影的男主人公Zorg是個不得志的作家,在一個小鎮當水管工,住在海邊.女主人公Betty卻是一個天生尤物,年輕,熱烈,但是偏執,歇斯底里,直至發瘋.他們認識,在小鎮相愛,從小鎮到城市到另一個小城.偏執的Betty帶動著情節的發展, 從一把火燒掉海邊的小屋, 到城市朋友家徹夜打稿,刺傷客人和書商 直到在小城里崩潰與懷孕失敗.電影在這些極度歇斯底里的情節里卻用音樂和紅白藍的顏色穿插著浪漫的情節,譬如落日余暉之下從車頭里端出閃著蠟燭的蛋糕, 譬如在奔馳的車上迎風呼喊愛情,譬如彈琴時的四目相望,不免讓人心動.

這部有著情色經典稱號的影片卻沒有落入情色的俗氣之中,也許開頭你會因為幾分鐘完全赤裸的男女主角的表演而驚訝,可是,慢慢的你會發現,電影的角色就那么自然的不怕你偷窺不怕你聚焦,自然的完美的肌膚就那么出現,你慢慢的會覺得,這種歐洲的對人體的美的認同似乎沿襲于古老的圣經圣女畫,一切都那么純潔.

3個小時,的確很長,因為太長,因為太極端,你會像我一樣,在剛看完的時候一片空白,然后沉浸在Gabriel Yared憂傷的旋律之中,慢慢去回想鏡頭下的紅色,白色 ,藍色,以及那嬌艷欲滴的玫瑰和鮮血.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摘錄的一二

1.
晚上看吳曉波的文章, 我們出發時的目的, 里面的引用頗有見地.

目前的社會的狀態可以用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話來概括: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ach of incredulity;it was the season of the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we were all going to Heaven,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而關于好社會,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是这样说的:“一个兼具正义和公平的秩序的良好的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所有的公民都认可建立在综合性的哲学学说之基础上的观念……一个现代民主社会的特征不仅是兼具综合性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并且要兼具相互对立的却都是合理的的综合性学说。没有一种学说会被市民普遍肯定。人们也不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说中的的一个或一些将被所有的市民或绝大部分市民认同。”

兩個說法同樣很精辟,第一段可以說是中國式的思辨,而第二段則是自由民主理想的現代版.
2.
在mindmeter上看到xiaowen的文章,原來她是鳳凰臺的張曉文,打開她的blog,聽到了蕭亞軒的歌曲"我要的世界",看到她在蘇丹達爾夫爾的堅強影子,配著這首歌.真的覺得很漂亮.她重新激發起我對一個職業的高度崇拜:戰地記者.


3.這首歌是這么唱的:
......
眼前的世界
音乐演奏中
不停挑戰我
就算曾悲伤过
我要的世界
梦想在怀中
未来呼唤我
相信我会坚强的走到最后

食性也----味覺的政治,經濟,歷史,哲理學


讀完一本書,你覺得自己有知,那就不是一本好書, 而道長的書<味覺現象學>就是讓你越覺得無知的其中一本好書.

平素都不怎么看食評之類的文章,莫提書了.原因之一自己對吃的要求不高,而且吃的最飽最好的能讓自己長點肉的還是自己下鍋的東西;

第二是所謂的食評大都是糊弄人的,跟AMG的樂評,<非音樂>里面的文章一般浮云.說某首歌好,無非就是用一些移接的修辭手法,譬如說,唯美的就像撫摸骨頭.或者用些類比, 譬如,主唱有著This mortal coil般空靈的嗓音,其實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食評也大多如是.味覺就是和聽覺一樣很抽象的感覺.我也許去一個館子五六遍也吃不出如專家說的那種感覺,何苦那~

而道長的書卻不囿于具體菜品的味覺,而是關于吃的歷史,政治,哲學,散文.譬如道長告訴你揚州炒飯其實不是揚州出品的,而是最初廣州一個叫"聚春園"的菜館的發明,因此揚州政府去申請揚州炒飯的專利既可笑也是無知的花邊新聞了.

道長還教我們一個反駁北方人說廣東菜淡而無味的道理:平淡是味道的極致."平淡是一種幾乎吃不出來的味道,就和古琴那在一個樂句與另一個樂句之間的裊裊余音一樣,差一點就聽不到了.這種處在感官界限邊緣的口味是最精微纖細的, 不用心領會是嘗不著的.既然它是如此的遼遠淡泊,對人的身心要求是如此之高,那當然是"至味"了".

全書分為"吃的教育-食經與酒經","吃的劇場-餐廳種種","吃的時間","吃的概念-品位與哲學","吃的政治與經濟","吃的傳奇-歷史與記憶"六個部分.

我上面的兩個例子是"吃的概念"里面的, 其他部分也是趣事種種,譬如在他看來<美女私房菜>之類的節目跟色情電影差不多,或者西方的食評家每次去吃飯都得煞費心機的喬裝以免給店方認出來導致寫出來的評論不客觀, 還有關于美國牛扒的虐待成長法.

末了,以"牛肉與英國的民族主義"里面的<老英格蘭的燒牛肉>之歌革命的結束這篇文章,看完你就知道為什么英國西冷牛扒這么牛B了!!

這首英國的愛國歌曲出現在英法百年戰爭之間:"好了,不列顛人,遠離所有那些使得意大利,法蘭西和西班牙變成娘兒們的挑食鬼.偉大的燒牛肉必須統御一切.噢!英格蘭的燒牛肉!老英格蘭的燒牛肉啊!"

一起買醉卡拉OK

晚上做飯的時候竟然sunny短信問要不要唱k,我說ok啊.不需要問什么人,基本就是我們公司這些第一批80后的人.吃完飯快九點的時候,說: 出發拉!9點,新冶區. 結果去到, 晚了10分鐘, 早就給人取消了. 無奈, 我們轉戰我們的老巢- 環市東歌歌, 我們這些人之前的聚會大都在這個地方, 有著通宵達旦橫尸遍野的回憶.

大家都很happy,雖然lisa和tao哥放了我們飛機, 雖然只有5個人.

中途去洗手間, 溜進去pub 大廳, 聽到那強勁的節拍, 很是興奮, 想想, 至少也有一年多沒有聽到這種節拍了吧,可是沒有人在跳舞, 也罷了. 至于唱k,也忘記是多舊之前的事. 酒過N巡, yedy開始了他醉醺醺的大白話, 他說他上一次唱k就是annual dinner那次.

原來大家都那么乖.

遙想06的光景,我們的隊伍龐大, 除了我們這幾個, 還有已經離職的joy等.吃飯更是以"美食團"為組織的. 慢慢工作越來越忙, 個人也有越來越多的事情, 吃頓飯都難能可貴, 更別說聚會了.有時候真有點唏噓.其實大家都沒有變, 貪玩的依然貪玩, 愛唱歌的依然愛唱歌, 低調的依然低調.

早上看到sunny的blog,才發現昨天是她入職三周年紀念,怪不得她組織的.而kennix,約摸過了這個星期就要走了, 我們的70末80后的樂團會怎么樣?彼此心存懷念, 心存感激, 閑暇想起還是一起買醉卡拉OK吧.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拿到UK Visa!

超乎想象的快,周四上午遞交資料, 竟然今天上午上班不久就收到了, 如果他們周末休息,那不就是兩個工作日?!太高效了, 想想我們的不需要什么資料審核的港澳通行證竟然要15個工作日!效率的差別太大了.效率是一,另外一個現在外包是企業發展的趨勢, 不止企業,連英國大使館也把簽證業務外包給第三方, 我們的政府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把這些外包呢?不過估計不大可能, 中國的機構要的就是冗員.

說道visa,我之前還以為interview的都是鬼佬, 沒想到清一色的廣州人,個個開口都跟你來粵語的.而且也不用所謂interview,跟她說幾句粵語就行了.太出乎意料了.

我簽證那天25號,是英國簽證處啟用生物簽證的第一天.這個消息最開始還是我媽告訴我的.不過所謂的生物簽證就是按指紋,非常簡單,在一個類似復印機的小東西上按幾下就OK了.效率,還是效率...

不知道UK 能去哪里,今天發了一個agenda給老板, 我竟然把幾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唉, 心想到磨房的一個上海小伙子在英國玩 一個月用3000多人民幣,就是爽啊,最重要是自由~~

2007年10月28日星期日

集體激情

集體激情, 看到這個詞一定會想到文化大革命, 而我與之相關的三件事可羅列如下:

1, 上個周末在798的游逛,這個藝術區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本的氣息,即工業管道, 標語, 工業雕塑.而理想在70年代建立并在80年代被摧毀的藝術家門正是798的主力, 他們非常喜歡重新去詮釋,或者去放大那些標語.看完之后除了新藝術之外,這種紅色印記印象深刻, 這種懷念真矛盾.當時問了一張文化畫的價格, 店里的人說一百塊,頓時咂舌.

2.我竟然昨天在正骨醫院旁邊的天橋上買了11張文革宣傳畫:"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主席思想","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還有"百丑圖","毛主席第七次接近百萬紅衛兵"等等, 還有一張全國文革會的地圖,標出了每個省革委會的負責人,人員,打到對象.我看到廣東的打到對象是: 陶鑄和趙紫陽.在現代的出版物中,文革依然是不開放的話題, 而僅有的一些也是刪之有刪.不過當年的這些畫,是真的, 但是,某種程度也是假的.
賣畫的人從太原過來,而這些畫是他們從新華書店搜集過來, 當時標價彩色的大概1毛5左右,而黑白的更便宜些,現在的開價是15塊一張,當然, 我砍了他們一半.買完之后,我有點懷疑自己是否理性了,我要從這些圖中獲得什么?

3.一個晚上,看完了<激情时尚----70年代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正如盧躍剛在前言所說, 作者萧悟了的一本書<我的文化大革命>走投無路,而這本書得以出版,只因它對深沉的東西沒有探討,這對于頑固的那個時代的參與者看來是可以接受的.

藝術高于生活,這句話在文革被強調,而且是大大大大得應用了.書里面所有的畫,看完的一個結論就是粉飾太平.想想那個沒有網絡信息不暢的年代,他們會怎么看這個世界,他們以為北京都是紅色的, 火車頭就是一個大水壺,他們以為全世界都需要中國去解放,而所有的女人都是沒有乳房的.

看完這本書,有個有趣的事情是, 終于知道了為什么現代的人懷念<紅燈記><白毛女>之類的樣板戲, 而國家大劇院的開幕戲為什么會選擇<紅色娘子軍>?答案是, 那個年代的女人大多數沒有胸部的, 她們"不愛紅裝,只愛武裝", 可憐的男孩們的幻想對象就只能是她們."工人師傅正在擺放的是<紅燈記>.李鐵梅的那根美麗的麻花辮子是全中國當時最美麗的.她那高聳的欲遮還羞的胸脯是全中國當時最高聳的."而當年那些幻想的男孩男人們都已經是社會中堅了, 他們要去懷念那個時代的Playboy lady.當然,這我不是我胡侃的. 幾個星期前, 看了紀錄片<样板戏——八个典型作品>(Yang Ban Xi, de 8 modelwerken),里面的一個人說,他很喜歡看<紅色娘子軍>,因為娘子軍的短褲是當時能見到的最短的.

4.想到還有第四點的, 我最近在看<八十年代訪談錄>,我買的是香港牛津版,因此有了很多未被刪節的"大膽"的話,被采訪的人都是經歷過集體激情的那一代, 這本書還沒看完, 太大部頭了. ...

這就是70年代的生活. 藝術高于生活, 畫里的都是烏托邦,集體一起激情, 而個人的生活在壓抑的卑微的茍延殘喘著.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第一財經 + 聆聽智者聲音

沒有電視, 平時看電視用pplive,因為對電視的偏見,基本只看鳳凰資訊臺,今天看了一個晚上的第一財經, 竟然發現流暢的不得了,太爽了.當然,以上是啰唆了, 過癮的是你可以聆聽很多智者的聲音.

譬如今天晚上看了俞敏洪作客"波士堂", 董明珠在"財富人生","會見財經界"采訪了AIA老總. 之前也零星看了第一財經的部分節目,譬如"頭腦風暴", 這次看了之后, 更知道為什么零點集團的袁岳會來這里當主持人, 臺灣的曹啟泰也過來, 就連秦朔,放下<南風窗>不做過來主持"會見財經界".

就像"mind meter"聚集了一批有思想的平面記者,這里聚集了中國目前電視財經媒體的精英,至少我的陋見如是. 鍋蒸魚之前留言說喜歡聰明人看問題的角度, 在這里不時能有碰撞,自然不亦樂乎.

格力董事董明珠是一個女強人, 她說, 我面前沒有困難, 你把它當成困難了, 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她的訪談里面透露著智慧,但還流露著艱苦,隱忍,責任.







也許跟節目類型有關,看俞敏洪在boss堂上亂侃,順手掂來的精彩俯拾皆是, “商道即人道,财经也轻松”, 有道理啊.

看看幾個例子:

老愈在北大未名湖邊說: 我有憂傷,但沒有太多的悲傷. kao, 多么瀟灑精辟過癮的一句話啊, 這種話只有經歷詩歌北大的人才能說的出來. 這位目前全國最有錢的校長說, 很多人就看當下, 結果把精力犧牲了, 眼光也犧牲了. 還譬如, 你即使是一群優秀的人中最后一名,也不能做一群沒有出息的人中的第一名.

當然, 偏頗與否,自己判斷,激發思考才是硬道理. 好玩的是他給自己描繪了怎么建設新東方大學的夢想:

綜合性大學需要錢太多, 不可能, 我就做那種人文大學, 類似學院那種.每年只招1000個學生,大學就容納4000人. 辦大學建校園得自己籌錢, 往后運行得請最好的老師, 沒有壞學生, 只有壞老師. 運行費用30-40%是學生的學費,剩下的呢?成立一個基金會, 讓資本運作專家投資, 運行正常, 投資的利潤就能彌補剩下的費用了.

人們很多時候就是失去做夢的能力, 而有夢想總會很快樂. 有夢想的人其中一條就是要和優秀的人一起, 并且聆聽睿智的聲音. 打開電視看看第一財經 (怎么跟做廣告似的-_-) , 當然, 不要忘記你的朋友.朋友們, 有空吃飯啊哈哈~~ 我這里有千島湖啤酒, 有干紅,伏特加,果汁, 還有白開水!!

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

一影一音,桨声橹影 之 十月推荐

国庆到现在,周末的时候还是钻空子看了几部电影,而且听了好多专辑。突然又有一种大学时追看电影狂听音乐,又写影评又吹水的时候。具体看了什么,有兴趣可以上我豆瓣看看,不过还得推荐一两部。

电影《恐怖分子》:

通常某人死了,他的作品就会特别容易找到,杨德昌是一例。生前,《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些经典作品很容易找,不过《恐怖分子》,《独立时代》竟然影子都没见过,上次跟M同学去买碟,竟然一下子就发现了。当时那个兴奋阿。

恐怖分子的前半段有想睡觉的感觉,虽然不像昆汀《金刚不坏》(Death Proof)里面烦死在女人的口水却在极度残忍血腥的尸体撕裂中高潮,不过开始人物众多,缓慢,低沉,结果到后面,层层披露再加几声枪响,的确对比强烈。

现在大家也肯定不知道这部电影讲什么,看看剧情吧:主要就是爱情的出轨,职业的苦闷,再加上几个性格鲜明年轻人的加入。我这样说很平白如水,但是在杨德昌的镜头之下,这种细腻的冲突通过特殊的结构(发散到集中,前缓后急)充分表现出来。

有人引用叔本华的一句话来说这个故事: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得到满足就会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而残酷的杨德昌继续用死亡结束这种思考。

ps: 这部86年出品的电影,里面的人物都是《暗恋桃花源》里面的袁老板,春花,老陶, 江滨柳!


音乐:The Motorcycle Diaries Original Soundtrack 摩托日记原声

毫无疑问,电影《摩托日记》同样出色,这部描写切格瓦拉在萌发革命理想之前在南美大陆旅行的电影可以让各个切格瓦拉的崇拜者们体会到理想是怎么升腾的。但是似乎有些缺乏重点,也行旅行就这么回事,也许导演也知道观众有这样的感觉,开头就这样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没有英雄事迹的故事。

相比之下,OST非常耐听,南美吉他时而低调缓慢,时而疾进,穿越大陆的激情,爱情的失落,见到百姓疾苦时的悲痛就这样不需画面也传了出来。而在各大领奖台上,也是音乐风格无限。

如果想体验在路上的深刻感觉,这张OST不得听。

PS:听完竟然有点跟Paris,Texas 德州的巴黎相似的感觉。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透明的空氣和金黃的陽光,在北京的一個周末

蓬頭垢臉,這是以前對北京除紫禁城和公園之外的印象,因為四合院外墻是土灰的,北大的學生宿舍是土灰的,道路更是無一例外的土灰,而且往往更加動感的飄揚這同樣顏色的灰塵.

這次的北京之行,竟然在農大看到了那么絢爛的黃葉和滋潤的陽光, 在798看到那多彩的涂鴉以及蒸汽管道和樹葉交雜在一起的影子.

原來秋天是這么美麗的.香山人太多,不敢過去, 但在八達嶺還是看到了紅色葉子間隔在綠葉和巨石內外.

去一個城市,總喜歡去琢磨城市的性格, 交談中,穿梭中發現, 北京現在的確是全國的中心, 以前說政治文化,現在也是一個創意,時尚的中心, 譬如南鑼鼓巷聚集的個性小店, 798規模令人驚嘆的藝術區, 譬如三里屯那傳說的有美女跳NBA拉拉隊舞蹈的酒吧. 而廣州,這個被評為全國治安最差城市之三,相距之下太遠了, 離香港近也沒用, 君不見現在互聯網零距離, 飛機3小時么?

不過看到北京的訊息萬變, 竟也不其然的想起畫報黎文的一句話:
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都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在進化著,用一些舶來的名片增加自信,把真正的生活卑微的忽略在華麗背后.

即便如此還是推薦兩個北京必去的地方: 南鑼鼓巷和798工廠.

南鑼鼓巷跟其他酒吧區相比,可這樣概括: 后海有一股銅臭味, 三里屯有一股雞味,南鑼鼓巷則是一個文藝味. 不期然你就會碰見某個導演,演員,樂隊主唱, 當然還有很多跑龍套的,因為旁邊就是中戲.

而798,這個將藝術跟廢棄工廠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區,規模之大, 全國僅有.吊歸的是,也許工廠的舊標語還在, 感覺整個廠區很紅色中國.

更多圖片,請看,我的網易相冊: 十月北京>>>>>

當然,末了,要感謝賈維同學的熱情招待,又在你那混了兩個晚上且騙吃騙喝, 還有李揚的午飯和蔡蔡的咖啡,那天上午真的很舒服,當然,還有一起玩了幾個地方的東南亞同事, 買單的同事是好樣的哈哈!




2007年10月22日星期一

美女是用來租賃的

本blog甚少轉載文章,今日看到郵件中的這篇,的確見解深刻,特在此轉貼獻給各位單身的男男女女。

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美国一家大型网上论坛金融版上发表了这样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

“我下面要说的都是心里话。本人25岁,非常漂亮,是那种让人惊艳的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 50万美元的人。你也许会说我贪心,但在纽约年薪100万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这个版上有没有年薪超过 50万的人?你们都结婚了吗?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有钱人?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 25万,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进纽约中心公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远远不够。我是来诚心诚意请教的。

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有钱的单身汉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时光? (请列出酒吧、饭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详细地址。)二、我应该把目标定在哪个年龄段?三、为什么有些富豪的妻子看起来相貌平平?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如同白开水,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而单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却运气不佳。四、你们怎么决定谁能做妻子,谁只能做女朋友? (我现在的目标是结婚。)”——波尔斯女士

下面是一个华尔街金融家的回帖:
“亲爱的波尔斯: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了贵帖,相信不少女士也有跟你类似的疑问。让我以一个投资专家的身份,对你的处境做一分析。我年薪超过50万,符合你的择偶标准,所以请相信我并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道理再明白不过,请听我解释。抛开细枝末节,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甲方提供述人的外表,乙万出钱,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是,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故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很可能会逐年涕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是增值资产,你是贬值资产,不但贬值,而且是加速贬值!你现在25,在未来的五年里,你仍可以保持窈窕的身段,俏丽的容貌,虽然每年略有退步。但美貌消逝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如果它是你仅有的资产,十年以后你的价值甚忧。

用华尔街术语说,每笔交易都有一个仓位,跟你交往属于“交易仓位”(tradingl position),一旦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而不宜长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听起来很残忍,但对一件会加速贬值的物资,明智的选择是租赁,而不是购入。年薪能超过50万的人,当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们只会跟你交往,但不会跟你结婚。所以我劝你不要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秘方。顺便说一句,你倒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的人,这比碰到一个有钱的傻瓜的胜算要大。 希望我的回帖能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对“租赁”感兴趣,请跟我联系。”——罗波.坎贝尔(J·P·摩根银行多种产业投资顾问)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北京回來

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個清淡的云南米線還有買水果,蘋果, 柿子etc...
這幾天吃肉太多, 恐懼了, 北京之行還是很值得戲說, 不過等過幾天吧,
今天整理行禮, 好好休息, 明天得好好上班, 先上幾張圖片

這樣的天安門不是天天都能看得到, 我也不由自主的在這個背景下拍了個大頭照

在南鑼鼓巷過客吧喝了杯雞尾酒,叫 "25歲左右",,發現"25歲"是又甜又酸,這真是這個年齡嗎?
我在798,和兩個雕塑合影,嘿嘿

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

Down

很奇怪, 今天晚上心情很低落,也許看看自己照片會感覺好點. 生命需要Keep Wal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