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后殖民國際化雜交水稻


“與后殖民說再見”,意欲擺脫殖民,可是當代藝術本身就是一場轟轟烈烈頗具噱頭的殖民,跟小說一樣,中國根本就沒有當代藝術的土壤。無論是一年展,二年展,還是三年展,無論去到北京上海,還是來到廣州。有歌仔唱到:再見亦是朋友,這些藝術家的行為本身倒讓人覺得,其實是在熱烈的期待著殖民的羊水。中國被西方殖民,亞非拉被中國殖民。

說起來吊詭,看起來更糊涂。當代,藝術家們已經無法用水墨(幾年前美術館還展現代水墨,多美好)或者油彩在平面上發生創意,而取之以裝置,影像,行為等等。說實話,我基本都沒看明白,而整個展下來就是邁進1號廳的第一個作品有點意思,是朱昱的“為聯合國成員國所做的192個方案”,基本把該國家最具特征性的人物或事件跟其它國家的事件/人物進行雜交,我很佩服作者對各個國家特征的體察入微,而那些曾經的代表性產物似乎是那么的反諷。因此,我們可以在巴西看到豎中指的基督,在巴基斯坦看到戴上有以色列標志的隱形眼鏡。


而其它許許多多作品,就是一笑而過。不過看過去,印象最深的是,看展的小孩子很多,而且都拿著大大的單反,我個FZ20拿出來都覺得小了。平時你不會發現廣州多么有文化,小孩子們多么喜歡藝術。一下子就像三鹿奶粉的結石病兒一樣一股腦飆出來許多,這也許就是真正的當代藝術,在我看來。

(被中國殖民的非洲藝術家的作品)
(世界宗教大會的某篇著名講話被鑲進臺階)
(藝術家經常以這種方式騙女孩)
(香港深水步的土著們在唱yesterday,Let it be...這個作品挺舒服,就是土了點)
(主體是關于機場的國際中轉區)

1 条评论:

  1. zai再一次深深感受到,缘分啊,同学。
    怎么都没碰到呢?
    M

    回复删除